HUKUROU書斎 Piaoriyongの日常

池袋で牧師をやっています。クリスチャンとして、牧師として日常を綴る

《在圣灵里工作》 ( 沃弗著,李望远译)


f:id:piaoriyong:20210205101545j:image


f:id:piaoriyong:20210205101601j:image

 

阅读感想:

  这本书不仅从信仰角度解释工作观,而且把基督教传统的工作观做了比较,发展出新观点。对我来说是一个赞新的工作观的认识。作者先从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工作观作对比。亚当斯密的工作观并不否定人的“私欲”,反而成为人工作的“动力”,却让工作失去了人性。马克思的工作观看到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摧残,可惜的是他认为人通过工作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
  作者对工作的认识基于“终末论”,工作不是维持世界的现状,而是与神同工参与更新的工作。圣灵在基督徒的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、不能忽视。传统的基督教工作观主要站在“创造论”,以忠心从事一种工作为美德;但是在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和所赐的恩赐,在工业和资讯时代,不一定一生要从事一种职业,可以照着恩赐更换适合自己恩赐的工作,并可从事多种工作。

  作者还强调,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维持生命,而是要追求他人、公众的利益。人类工作发生异化(意义的扭曲),始于人与神关系的异化。重新拾取正确的工作意义,尝到工作中的喜乐和意义,首要任务是恢复与神之间的关系,在神面前找到自身的价值,透过忘我、愉快、不违背人性的工作服事他人。

 

摘要:

我把工作定义为满足需要的工具性活动,希望读者别误以为这是带有个人主义的定义,以为某个活动是否为工作,只在于能否满足工作者的需要。然而,我所指的需要,不仅是个别工作者本身的需要,也包括“他们的同伴”的需要。“同伴”这个可以说麻烦的字词,包括了全体人类和所有非人的活动。因此,对社会和生态有责任感的工作,也反应在我对工作的定义中。25

 

三大规范性原则评断经济体系:个体的自由、所有人基本需要的满足、大自然的保护。这三项原则源自“新创造”的观念,同时是本书的主要伦理准则。

首先,“新创造”的观念意味着保护个人的尊严。人人都按照神的形象所造,蒙召与基督建立个人关系,成为祂的弟兄、姐妹。因此,在经济生活里,个人不应被视为物件,而是自由、负责人的个体。

第二,新创造的概念里有群体的含义。这指向团结和互相的落实。人人都蒙召在神的子民中与基督一同成为后嗣;在经济生活里,如此的观念理应驱使人为了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要而奋发工作。

第三,新创造的观念有自然环境的含义。这意味着完整保护大自然的责任。28-29

 

法国革命使人产生了一种相当危险的幻觉:若能妥当落实体质的改变,便能解决所有人类的问题。31

 

第一章 当代职场

工作神学是对人类工作实况的批判性神学反思。40

 

工作危机的原因:主要有三层原因。个人、结构、科技。

个人原因:在各式各样不同层面的工作危机中,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参与者个人态度与行为。如贪腐。贪腐基本上是个人品格的问题,解决之道在于个人的改变。

另有一例可说明管理阶层所促进的工作危机,即恶待特别容易受伤害的工人。……然而,造成工作危机的还有雇员的个人问题。……有些人失业因为是不想工作。64-65

结构性原因:若所有竞技游戏规则的目的是赚取最多盈利,那么,举例来说,一个公司就很有可能把已开发国家资金转移到开发中的国家。这类的资金调动将带来许多苦难:很有可能造成资金输出国的失业问题 ,和资金输入国的非人性工作。64

科技原因:机械生产不仅带来更高的经济生产率,也提高了全球的生活素质,在此同时却使工人退化了。……问题不在科技本身,而是形成科技和运用科技的方式。66

 

第二章 主要的工作观

亚当斯密的工作观:

亚当斯密的著作《国富论》,开头第一句话,便见证了他对人类工作的重视:“一国国民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,最初是该国一年的劳动力所供应的”。他认为人类工作实质上是经济财富的唯一泉源,将之置于经济理论的核心。这是他对经济思想发展最主要的贡献之一。70

  亚当斯密颠倒了经济活动与灵性、思想、政治事业的传统关系。……他认为政治与思想 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附庸,并坚称经济活动创造财富、促进文明,使得美好的生活成为可能。

  亚当斯密在《道德情操论》中认为人类受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。72

工作虽在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中扮演核心角色,却没有人性的尊严,只有用处。若人类改善生活的渴望所产生的无止境需求以其他方式满足,就没有必要工作了。73

  在《道德情操论》中他写道:“若要使人性变得完美,必须克制自我中心,遵循我们内心的良善”。然而,他断言,经济活动无需这种完善,追求私利便已足够。77

 

异化:

异化并非文明社会的边缘现象,而是影响了大多数人,使他们几乎完全腐败、堕落。异化是经济发达与文明社会必须付的代价。78

异化基本上以三种互相关联的方式出现:工人无权无势、受到剥削、与自己疏离。

工人无权无势:亚当斯密认为工人无能为力,没办法向雇主争取论件计酬工作的数量、时薪工作的速度或长短,也不能决定领薪水的方式。

工人受到剥削:压迫性的不平等

疏离真我:亚当斯密声称,大多数人人各种所有高尚的部分,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彻底破、当然无存。80

 

马克思的工作观:

他认为必须舍弃分工及整个相应的市场经济架构。这个决定的基础,就在于他的人伦,以及他对工作意义的看法。

马克思认为工作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维生。多他而言,工作的基本功能包括自我实现,以及借由把大自然人性化来创造人类世界。……透过工作,他们在客观事实中自我“复制”,且“在自己建构的世界中看见自己的倒影”。因此,虽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人类的生命,却同时是人类发展自己潜能、按着自己形象创造世界的途径。84

  马克思相信,在共产主义社会里,工作将成为人类“自我实现”的形式,因此也是一种以本身为目的的“自由活动”。86

  马克思认为,在共产主义社会里,所有个体的一切潜能将得到完全的发挥。工人不再进行昏沉乏味的工作,而是像创意的科学家一样工作。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,以致把必须的活动减至最低,因此,人们将有许多自由时间投身于艺术与科学。这个自由的时期,既是马克思所谓的“自由的国度”,代表了共产主义的巅峰。92

  马克思相信,因着显著提高的生产力,共产主义中的所有人都是富裕的。根据马克思的憧憬,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民会有大量的闲暇,也会有时间享受自己工作的成果。事实上,马克思描述“自由国度”时,便不断提到“享受”是其主要特征。94

 

第三章建构工作神学

阿奎那对工作的反思显示,在这样的神学框架中,工作的唯一正当理由就是使人可以默想神。

历代以来,使行动生活完全屈从于沉思生活,一直是许多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元素,不过,在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希腊人伦不合理地侵入了基督教神学之中;若要忠于犹太-基督教的圣经根源,就必须予以抛去。99

 

初代教父以成圣的教义为起点,从两大主要角度反思工作。首先,也是最重要的,他们讨论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应对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。他们反对希腊哲学对工作的轻视,主张体力劳动并不可耻也不卑微。第二,反思工作对基督徒品格的影响。路德坚称基督徒不该无所事事,要工作,抵抗情欲。103

 

依据莫特曼《盼望神学》的基本洞见:

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终末性的。基督徒的生命是新创造中圣灵里的生命,不然就不算是基督徒生命。神的灵应决定基督徒生命的全部,包括属灵与属世的层面。因此基督徒的工作必须在圣灵的启发、来临中的新创造这光照下进行。111

 

以新创造观念为基础的工作神学,第一项也是最基本的特征:这是基督教的工作神学。它以明确的基督教救恩论及终末论为依据;基督教的终末论的本质在于对神新创造的预尝,及其未来圆满终结的盼望。112

 

第四章 工作、圣灵、新创造

等候世界毁灭的基督徒因着神学而非逻辑的一惯性,一般避免社会与文化参与。

加入这世界的终末并非毁灭,而是转化,整个图像都将出现根本而彻底的不同。人类累计的工作产物不仅拥有内在价值,也有了终极意义,因为它们与和终末的新创造连上了线。130

  一些新约陈述明显支持终末转化世界的说法,并显示“这一切”(彼后3:11)的毁灭不表示受造物的毁灭。受造之物要得到解放,不可能发生在灭亡中,只可能借转变得解放。

 

一种依据创造论,认为工作是与神一同延续创造;另一者则依据终末论,认为工作是与神同工,期待神在终末转化世界。

作者支持终末论架构的理由:

首先,基督徒生命的终末本质使我们无法单单从创造论(起源论)来架构工作神学。第二,基于“原始创造”与“新创造”的关系本质。基于终末的连续性,新创造并非原出创造的否定,而是其再肯定。是相辅相成的。第三,起源论工作神学在观念上不足以诠释现代工作。最后,起源论工作神学倾向维持现状,并诉诸于神期望保存世界的看法,因此妨碍了微观及宏观经济结构所需的改变。144

 

若没有圣灵,就没有新创造的经历!因此,若要把工作理解积极参与转化世界的工作神学,它也必须是圣灵论的工作神学。144

圣灵不仅是宗教经历的灵,也是与世界互动的灵。因此,把神的灵与尘世工作联系起来不足为奇。事实上,若不诉诸圣灵论,就不太可能正确理解人类工作。147

 

神的灵呼召、赐恩典力量给基督徒,使他们在召命中工作。基督徒生活的灵恩本质是圣灵论工作观的神学基础。160

如果,我们同意基督徒的凡俗工作也是在圣灵里的工作,就必须将之理解为一种与神同工。161

 

圣灵论工作观:解决了什么问题?162-

  1. 圣灵论工作观没有路德召命工作观的模棱两可。复活的主透过圣灵呼召、装备工人,使他们在世上进行特殊的任务。
  2. 圣灵论工作观不像召命工作观那样容易受意识形态误用。它宣告工作的意义,同时尝试把工作人性化。
  3. 在工业与资讯社会中,圣灵论工作观较能对应职业或工作历时多元性渐增的趋势。
  4. 我们也不难把圣灵论工作观应用于工作或职业的共时多元性。根据恩赐的多元性,职业或工作的多元性是可以存在的,且在神学上并没有高低贵贱或是纯粹的“副业”之分。因此,圣灵论工作观也使我们能重新定义工作,而这是今日工业与资讯社会所需的。

 

第五章 工作、人类、大自然

当恩典给了人恩赐,并使人有能力进行特定的任务,恩典就成了她工作的核心。对这类恩典经历的恰当回应不是盲目的顺服,而是安心乐意地在祂委托的工作中,使用神赐的能力。责任感虽存在,但主导的却是圣灵的感动。177

 

尼彩根据人的活动定义人。185

根据马克思的思想,人在工作时才能体现人的价值。186

 

个人或人类无法赋予自己人性,只有神能这么作。上帝透过与人建立一种伙伴关系而创造人成为人。若神与人类的关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,他们与神的相交则是真正身份的关键。人相信神、爱神时,才能活出真我。他们借圣灵与创造者、救赎者相交时,才能活出真我。

  圣灵的临在是人类身份的关键,我们无需担心不工作将丧失自我。事实上,他们若在工作时沉迷于自负或妄自菲薄,才会丧失自我(可八36)。只有当人类透过圣灵开始敬拜神、在世上与神合作,借此寻求神的新创造,始能寻得自我。圣灵借此使人脱离奴役,恢复自我,得以敞开寻得神新创造的实存。他们因此可自由地工作、敬拜、娱乐。187

 

妥善的“闲暇”意味着知道如何享受大自然、自由运用自己的能力、与人彼此团契,而最重要的是享受与神的相交。191

 

第六章 异化与工作的人性化

工作若不符合神对人本质的心意,就是异化。223

与神之间的异化优先于工作中的异化,这个事实有三大含义。首先,我们不应该对克服异化的工作寄予太多期望,这类成就并不够深入。第二,既然与神之间的异化必然导致工作中的异化,完整的人性化工作要求我们克服与神的疏离;若要让工作人性化,工作者必须人性化,重要的是培养与神之间的正确关系。第三,既然与神之间的异化只能在新创造里克服,因此,当下所有让工作人性化的努力,只能有局部的成就。228

 

人若不关心公众的利益,自由和发展这些工作的基本特质,将沦为某种形式的异化:这样的自由和发展使人与“自我”产生了异化,失去了人身为社会存有的真正本质。259

 

有人性的工作不能只为自己工作,忽略或不关注他人的利益。让他人得到好处必须是我有意要达到的目标。认为只要为自己的事奔波忙碌,公众利益便将不知不觉地实现,这是错误的信念。错误的原因,是因为个人私利的追求不足以达成公众的利益,这和厚颜的利己主义相去不远。265

 

当我们寻求神的国时,“这一切”都要加给我们(太六33)。同样的道理,当我们寻求美好的工作,透过忘我、愉快、不违背人性的工作服事他人时,自我实现就要加给我们。279